赢麻了,“中医药”机制研究So easy!线粒体、细胞凋亡、缺氧与代谢组四重奏,成都中医药大学一区Top模板!
言归正传,回到今天这篇文章,作者团队筛选出了中医药的有效单体,利用体内外实验,将线粒体、细胞凋亡、缺氧与代谢组整合起来,阐述其作用机制,实属标准案例,分享给大家,一起来学习吧。

研究背景
高原低氧环境可引发认知障碍和高原低氧性脑损伤(HHBI),其机制涉及多方面,核心为线粒体功能障碍。藏药R. crenulate(RCE)对HHBI有脑保护作用,本研究探讨其提取物和成分红景天苷(Salidroside,Sal)对HHBI的治疗潜力,特别是通过保护血脑屏障(BBB)损伤和平衡能量代谢。
主要研究结果
1.Sal缓解HHBI的损伤





文章小结
正如小途前面所提,实际上能筛选出来中药的有效单体,那么整个研究已经成功80%了,后面的具体作用机制走哪条途径,由你的喜好。大不了做一个转录组测序,哪些基因途径有差异,就选哪条途径。喜欢走非编码RNA(miRNA/lncRNA/circRNA等)?走表观遗传(甲基化/乙酰化等)?走细胞死亡(铁死亡/铜死亡/自噬等)?免疫细胞分化(Th1/Th2、Th17/Treg等)?都是分分钟的事情。是不是清晰多了?如果缺乏文章创新思路或者分析技术受限的小伙伴们!可以扫码求助小途哦!
小果还提供思路设计、定制生信分析、文献思路复现;有需要的小伙伴欢迎直接扫码咨询小果,竭诚为您的科研助力!

定制生信分析
服务器租赁
扫码咨询小果

往期回顾
01 |
02 |
03 |
04 |